beat365官方登录入口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教学工作 >> 课程建设 >> 正文

【校级精品课程】中国古代文学史

发布时间:2012-04-13 11:31    作者:    点击:[]

  课程负责人:  

  马宝记教授简介  

  马宝记,男,汉族,1963年生,河南许昌人,1986年河南大学中文系毕业,1986年至今一直从事中国古典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文学硕士,河南省普通高等院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古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1997年开始兼任行政管理职务,曾任beat365官方登录入口教务处教务科长、教研科长,现任教务处副处长、魏晋文化研究所所长。  

  1992年晋升讲师职称,1999年晋升副教授职称,2005年晋升教授职称。  

  长期以来,主要从事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和三国文化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发表的主要论文:  

  1.通变理论与《史记》艺术结构 郑州工业大学学报2000.4.  

  2.《史记》人物之死描写艺术研究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5.3  

  3.随物赋形,首尾相应——《史记》人物传记“引入法”艺术特征论 龙门论坛2005.5.  

  4.屈原情结与两汉文学 河南师大学报(中文核心期刊)2005.4.  

  5.《史记》的民族精神 史记论丛4,甘肃人民出版社2008.7.  

  6.历代项羽诗颂及其精神意蕴 渭南师院学报2009.3.  

  7.魏晋游仙诗新论 新乡师专学报2003.6.  

  8.天人合一:诗歌的最佳心灵境界——魏晋诗歌山水意象论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  

  9.建安女性文学及其精神意蕴 许昌师专学报1991.3. 人大资料1991.12.复印  

  10.建安年间全国疾疫及其防治 beat365官方登录入口学报2005.3.  

  11.“英雄”与“奸雄”——《三国志》与《三国演义》曹操不同形象的美学内涵 许昌师专学报1994.4. 人大资料1995.2.复印,新华文摘1995.2.摘录  

  12.“壮缪”与“义绝”——《三国志》到《三国演义》关羽形象的演变及其文化内涵 中州学刊(中文核心期刊)2005.3  

  13.《三国志》关羽形象新论 商丘师院学报2005.3.  

  14.关羽文化形成原因探析 北方论丛(中文核心期刊)2005.6.  

  15.阮籍诗歌意象论 平顶山师专学报2003.6.  

  16.“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诗歌飞鸟意象论 辽宁大学学报1993.5. 人大资料1993.12.复印,新华文摘1993.12.摘录  

  17.南朝彭城刘氏家族文学研究(上) 许昌师专学报1999.4.  

  18.南朝彭城刘氏家族文学研究(下) 许昌师专学报2000.3.  

  19.王筠创作简论 beat365官方登录入口学报2004.1.  

  20.曹魏时期许昌政治地位变化述论 许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  

  21.赤壁之战 地图(中文核心期刊)2008.6.  

  22.曹操非凡而复杂的一生 《治国与治史》华文出版社2009.3.  

  23.从颍川士人际遇看曹操用人思想 中国(许昌)三国文化研讨会论文论述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3.  

  24.曹魏时期许昌政治地位变化述论 beat365官方登录入口学报2009.3..  

  25.论两晋时期的曹操评价 曹魏文化与三国演义论文集,河南人民出版社2009.10.出版  

  26.论柳永词的创作风格 许昌师专学报2002.1.  

  主要著作与教材  

  27.关羽文化研究 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9. 独著  

  28.大学语文 中国三峡出版社2002.10. 主编  

  主要研究项目  

  29.宋词流派研究 河南省社科规划办(省级项目)2003.12. 主持人 已结项  

  30.司马迁及史记艺术研究 河南省科委项目2001.12. 参与第一名 已结项  

  31.提高河南区域竞争与我省高等教育改革关系研究 河南省社科联项目2002.4. 参与 已结项  

  32.河南省高等教育结构及布局调整 河南省社联 2004.4.16.结项 参与  

  33.农村法制建设研究  河南省哲学社科规划办2004年7月 参加第一名 已结项  

  主要奖励  

  1.许昌师专首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奖赛二等奖  

  2.2001年度许昌师专先进教育工作者  

  3.2002年河南省普通话工作先进工作者  

  4.2002年省教育厅首届教学技能大赛优秀辅导奖  

  5.2004年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  

  6.1998年,河南省普通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  

  7.2001年论文《魏晋诗歌山水意象论》获河南省社联一等奖  

  8.2005年《大学语文》beat365官方登录入口教学研究成果一等奖  

  9.2002年“提高河南区域竞争与我省高等教育改革关系研究”获省社联重点调研课题一等奖  

  10.2007年beat365官方登录入口先进教育工作者、十佳师德标兵。  

  (七)开设的课程有:  

  1.专业课:中国古代文学  

  2.专业选修课:三国文化研究、史记研究  

  3.全校素质教育课:中国古典诗词欣赏、史记人物解读  

  教学队伍: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本课程坚持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结合现代教育技术,树立新观念,丰富本科教育教学的方法和手段。  

  首先、教师讲授突出重点和难点,在教师总体引导的基础前提下,根据教学实际在课堂上适时安排学生的参与,打破原先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启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主动学习与探索。  

  其次、强调对诗文作品的熟读和背诵,我们认为,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不能变成一门纯理论课,也不能变成单纯的文学史课程,要将文学发展规律的认识,作品艺术的美学分析同对作品文本的掌握密切结合起来。应当汲取传统教学的精华。要求学生熟读和背诵重点作品,除课堂抽查外,常结合课外的学术活动,组织诗词鉴赏,诗歌朗诵,促进学生的诵读,增强对本课程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第三、加强对学生的课外辅导。文学院的学生社团有语词教程协会,红帆船,红楼梦等研究,书法协会等,教师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学术研究,并给予有效指导。  

  第四、给学生创造接触前沿学术信息的条件。如利用网络搜集学术信息,充分利用电子数据库中心最新学术研究动态,并邀请国内著名大学的专家学者作学术报告和进行座谈等形式,打破以往单一的教学手段。  

  第五、重视口试形式。本课程近年来尝试选择毕业班的学生采用口试方式进行,以强化学生的融会贯通和逻辑思维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使其能更好的适应中学语文教学工作。  

  第六、本课程充分重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很好地促进教学手段的改革。如将教学中需要的背景材料、作家材料、相关图片等用幻灯、投影仪、录像资料等形式显现在课堂上,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也使得课堂更加生动丰富起来。  

  第七、增加古典诗词背诵、古典名作赏析的实践学分,要求学生在校期间背诵够一定数量的古典诗词名篇并在前六学期安排考试,学生背诵与默写不及格不能得到相关的创新学分,不能正常毕业,不能获得学位。  

  教学大纲:  

  ※前 言  

  中国古代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课之一,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历程及其规律、是研究作家的创作和解读作品的一门文学课。本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对于弘扬民族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对于加强爱国主义思想和精神文明建设,也具有积极意义。本课程是中文专业学生学好其它文学课程的基础,同时,文学理论课是本课程的理论指导课,古代汉语课是学好本课程的基础课。  

  ※教学内容  

  四学期课程按照文学发展的朝代又可分为六编:  

  第一编 先秦文学  

  第一章 绪论(2课时)  

  本章介绍中国文学的起源,发生,发展脉络。重点介绍先秦文学的分期,以及各阶段代表作家作品。要求学生从知识层面上掌握先秦文学发生发展的概况,对先秦文学的特点有较为具体的了解。  

  一、了解“先秦文学”概念  

  二、了解先秦文学与文学史的发展关系  

  三、了解先秦文学的分期  

  知识点:中国文学的源头:原始文化与夏商文学  

  成熟文学作品的出现:礼乐文化与西周春秋文学  

  士阶层的出现及其文学活动:百家争鸣与战国文学  

  楚文化与楚辞  

  思考题:先秦士阶层的出现与崛起  

  参考书目:<<史记>> <<士与中国文化>>(余英时著)  

  第二章 原始歌谣与上古神话(6课时)  

  本章是整个中国文学的源头.要求学生对此有系统的了解.  

  知识点:原始歌谣,上古神话均出现在文字产生以前,口耳相传,缺乏记载.歌谣更在神话之前.  

  一、原始歌谣  

  原始歌谣在初民的集体生产劳动中产生,与原始音乐,原始舞蹈机密相联,三为一体,现存大多数所谓原始时代歌谣已经过人加工,艺术上已比较成熟. 只有少数还保持着原始状态。如<<吕式春秋>>载<<侯人歌>>,<<吴越春秋>>载<<弹歌>>等.  

  二、上古神话  

  1.神话定义  

  2.神话的产生  

  3.神话的流传  

  4.神话的分类:创始神话,自然神话,英雄神话,传奇神话  

  5.神话的演变:历史化,寓言化,宗教化  

  6.神话的基本特色  

  思考题:我国上古神话逐渐消亡的原因  

  参考书目:<<山海经>>,<<淮南子>>,<<古代神话选择>>(袁柯著)  

  第三章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11课时)  

  本章为整个课程之重点  

  一.<<诗经>>概说  

  1.<<诗经>>的成书:成书年代,孔子删诗说  

  2.<<诗经>>作品的收集:采诗说,献诗说  

  3.<<诗经>>的分类:<<毛诗序>> “功用说” 宋·郑樵“曲调说”  

  4.<<诗经>>的应用与作者  

  5.<<诗经>>的应用与传授  

  二.<<诗经>>的内容  

  1.民族史诗  

  2.战争徭役诗  

  3.爱情婚姻诗  

  4.怨刺诗  

  5.燕飨诗  

  三.<<诗经>>的艺术成就  

  1. 创作方法:现实主义  

  2. 艺术表现手法:赋,比,兴  

  3. 语言,章法,体裁  

  四.<<诗经>>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最大影响是以描写具体生活,抒发切身感受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奠定了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的优良传统.表现手法,特别是“比”“兴” ,愈传愈新,愈用愈妙.对后世各类文体影响巨大.  

  重点:<<诗大序>>、<<关睢>>、<< 氓>>、<<谷风>>、<<伯兮>>、<<君子于役>>、<<东山>>、<<采薇>>、<<生民>>,对以上作品的赏析,前人与今人的评价.  

  思考题:1.通过<<诗经>> 弃妇诗 评妇女在周代的社会地位  

  2.<<小雅 采薇>>中的正衬与反衬  

  参考书目:孔颖达<<毛诗正义>>、朱熹<<诗集传>> 、方玉润<<诗经原始>>、 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 、陈子展<<诗经直解>> 、程俊英<<诗经解析>> 、袁梅<<诗经注解>> 、褚斌杰<<诗经与楚词>>  

  第四章 历史散文 (13课时)  

  一、殷商和西周散文  

  1. 散文的萌芽: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  

  2. 最早的散文总集--<<尚书>>:记言之祖,来源古远,结集与流传经历了复杂过程,篇目二 十八篇,文体包括:典、谟、誓、训、诰、命等,风格质直,很少藻饰.  

  二、<<春秋>>和<<左传>>  

  1.<<春秋>>:第一部编写年体史书,特指经过孔子修订的鲁国的编年史,以记载鲁国历史事件为主,同时蒹及周王室和其他诸侯国.作者为鲁国世代相承的史官,语言简练、标准,用词谨严,但记事简略,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叙事散文.“春秋笔法”  

  2.<<左传>>:记事详瞻完整的编年体史书  

  作者:争论自古延续至今,意见大致有三种  

  成书年代:春秋末战国初  

  叙事特征:以<<春秋>>记事为纲,增强了大量的历史事实和传说,叙述了丰富多彩的历史事件;注重完整地叙述事件的过程和因果关系;事件叙述具有戏剧性;战争描写特点;人物刻画特点.  

  思想倾向:著录了春秋时期各国诸侯的历史业绩,也记叙了传统阶级残暴、荒淫的行为;重视民众的力量,以民为本;表现出先进的军事思想  

  <<左传>>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春秋三传”  

  三、<<国语>>和<<战国策>>  

  1.<<国语>>:我国第一部别体史书,以记言为主,记事为辅,作者说法不一,成书时代与<<左传>>同时而略早.全书21卷,分别记载8国史事.<<晋语>>篇幅最长,各卷风格不同,说明素材来源不同,编者尚未作统一的加工.  

  文字价值:已有将某人的言行集中在一起,向人物小传过渡的趋势;通过一连串小故事,已经能够在矛盾中揭示人物的性格及其发展,并运用对比来体现作者的爱憎;已经能够在历史真实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想象和虚构;运用滑稽幽默的手法,达到讽刺的目的;采用夸张渲染手法,着意制气氛;语言通俗化、口语化;一些长篇议论文字,说理细密,分析精辟,层次清晰,章法严谨.  

  2.<<战国策>>:记录战国纵横言行的史料集  

  纵横家在当时政治舞台上的巨大影响,”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作者:各国策士  

  编写经过:西汉刘向综合编辑<<国策>>、<<国别>>、<<国事>>、<<事语>>、<<长书>>、<<修书>>、<<短长>>,定名<<战国策>>,共十二卷,三十三篇.  

  散文艺术:机智灵活的论说方法;丰富多彩的修辞手段;细致传神的描写技巧.  

  寓言故事:分三类:动物寓言:主要通过拟人手法,把动物的兽性特征和某些人的社会意识结合起来,含蓄体现某种政见和哲理.如<<蚌相持>>、<<狐假虎威>>.  

  社会寓言:把社会上某一类型人物的愚蠢可笑或异乎寻常的行为用漫画化手法加以夸张,使之更突出.如<<画蛇添足>>  

  历史寓言:利用某些真实理事的言行,加上虚构的情节,从而寄寓更深刻的道理.如<<伯乐一顾而马价十倍>>.  

  重点:<<晋公子重耳之亡>>、<<晋楚城濮之战>>、<<烛之武退秦师>>、<<秦晋淆之战>>、邵公 谤>>、<<苏秦始将连横>>、<<冯客孟尝君>>  

  思考题:1.<<左传>>中的“梦”  

  2由苏秦看纵横家的人格品质  

  参考书目: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惠栋<<左传补注>>、杨伯峻<<春秋左传注>>、沈玉成<<春秋左传学史稿>>、<<春秋左传词典>>、傅庚生<<国语选>>、董立安<<国语译注辨析>>、吴师道<<战国策校注补正>>、金正炜<<战国策补释>>、 文远<<战国策新校注>>、郑杰文<<古代纵横家论>>  

  第五章 诸子散文 (14课时)  

  一、 先秦说理文体制的逐步成熟  

  先秦时期,说理散文经历了一个由于萌芽到成熟的过程  

  语录体和韵散结合体  

  独立成篇的专题论文  

  二、<<论语>>和<<孟子>>  

  1. 孔子生平:孔子教育思想  

  2. 《论语》:记载孔子及弟子的言行,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篡录而成。成书在战国初年,每篇标题取自首句的两个字,各篇之间没有时间的先后顺序,每篇内各章之间也没有共同的主题。  

  3. 《论语》文学价值:作为说理文,《论语》还很幼稚,但同时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语言以当时通俗平易、明白晓畅的口头语言为主,言简意赅,深入浅出,朴实无华,隽永有味,词汇丰富、新鲜,生动、活泼,句式灵活多变,长短不拘,尤其善于把深邃的哲理凝聚在具体的形象之中,使抽象的说理文字具有某种诗意。人物个性化的描绘。  

  4. 孟子生平:孟子民本思想和文艺思想。  

  5. 《孟子》:以语录、以话体为主,与《论语》相比,有长足的进步,篇幅较长,对话尤多长篇大论,有向比较成熟说理文过渡的趋势。今本《孟子》作者为孟子本人和学生,共七篇,每篇又分上、下。《孟子》与《论语》、《中庸》、《大学》合称为“四书”。  

  6. 《孟子》的论辩艺术:高谈阔论,纵横捭阖,无所顾忌,有时犯颜诘问,有时因势利导,尤其善于掌握对方心理,从容陈辞,引人入彀,然后步步进逼,大有战国纵横家气概。  

  7. 《孟子》的比喻和寓言:全书260章,共使用3160多个比喻,浅近平易,生动活泼,轻快自如,准确贴切。寓言数量不多,篇幅不长,但很精彩。多取材于社会生活,常寄深切的亚麻喻教诲意味。如“齐人有一妻一妾”。  

  三、《庄子》  

  1. 庄子生平:庄子的哲学思想、政治观和美学观。  

  2. 《庄子》:今本33篇,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内篇思想一贯,风格一致,构成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应当出自庄子手笔。元文宗时推崇《庄子》为“南华真经”。  

  3. 《庄子》的寓言及其成就:庄子散文的文学成就,集中体现在寓言创作上,庄子的寓言在《庄子》一书,“寓言十九”,全书有近二百则大大小小的寓言。《庄子》寓言故事的内容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揭露社会风气的黑暗、恶劣,讽刺统治集团的虚伪、污秽,鞭鞑一切对功名利禄的追求,如“曹商使秦”、“触蛮之战”。第二类是表现对理想盛世,理想人物的热烈追求和礼赞,宣扬他关于无所待的自由思想,标举其超凡脱俗的人格精神,如“貌如射之神”。第三类是阐发庄子处世哲学,多以日常生活中的平常事件,借题发挥,寄深刻的哲理。如“疱丁解牛”。  

  4. 《庄子》散文特点:言犹在耳奇怪诞的构思,雄奇开阔的意境,变化神奇的笔法,异趣横生的语言。  

  5. 《庄子》散文的地位和影响。  

  四、《墨子》  

  1. 墨子生平:墨子思想和墨家学派  

  2. 《墨子》:并非墨子自著,是其门人后学所记录编撰,全书五十三篇,大致可分为五组。  

  3. 墨子学派在逻辑学上的贡献:  

  提出了逻辑学范畴:1、“类”----事物和概念的类别;  

  2、“故”----充足理由;  

  3、“悖”----自相矛盾  

  还提出了论证方法:1、“辟”----譬喻;  

  2、“侔”----比较;  

  3、“援”----引证  

  4、“推”----归纳推理  

  4.《墨子》文章特点:文章皆有头有尾,结构完整,层次分明,章法井然,已经有意识地在论说运用形式逻辑,擅长枚举归纳推理。  

  五、《荀子》和《韩非子》  

  1.荀子生平 荀子思想  

  荀子学说范围广泛,包括政治、哲学、经济、文学等各方面,荀子是我国先秦时期集大成的思想家。  

  2.《荀子》一书现存三十二篇,是其学说的集中体现,另有一篇《成相》辞和一篇《赋》,对汉赋的产生、有直接影响。  

  3.《荀子》的议论散文  

  有明确的论旨,突出的中心,而且概括性的标题点明主题。论旨明确、绵密、严谨;不再是零散缀合的片言只语,大多是立意统一、体制宏博的长篇巨制,不但结构完整,全面系统,而且气势磅礴,论证严密;富于文采,讲究修辞;语言已经脱离了在记录口语基础上加的阶段,开始有意识地追求文采,讲究修饰。全书随处可见整齐对称的排比和拼偶,其运用之频繁,方式之多样,手法之娴熟,在先秦散文中首屈一指。  

  4.韩非生平 韩非的政治思想和文艺思想  

  韩非不仅是战国时期法家的集大成者,也是战国末期集诸子学说之大成的思想家。  

  5.《韩非子》的政论散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有长篇政论,短篇杂文,驳难式史论,纳目体经说,以及问答体、书信体等。既吸收了诸子散文的经验,又有自己的特色。  

  6.《韩非子》的寓言故事:在韩非之前,寓将计就计故事都是零散地存在于诸子散文之中,充当说理的一种手段或的一个部分。到韩非手里,开始有系统的收集整理,而后分门别类编辑成各种形式的寓言故事集。  

  分类:嘲笑愚人的滑稽故事和带有箴戒性的民间传说。大量历史故事。有目的地改编,重新塑造古人,并且用艺术化的方法去补充编排历史的细节。  

  重点:《侍坐章》(《论语》)  

  《齐恒晋文之事章》(《孟子》)  

  《逍遥游》(《庄子》)  

  《劝学》(《荀子》)  

  《兼爱》(《墨子》)  

  《五蠹》(《韩非子》)  

  思考题民:1.试谈“光、观、群、怨”  

  2.由《齐醒晋文之事章》谈孟子运用比喻推理特点  

  3.浅谈庄子“三言”  

  4.浅谈先秦寓言故事  

  参考书目:杨伯峻《论语译注》、《史记·孔子世家》、《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钱穆《论语文解》、徐树铮《四书评点》、黄绳《论语----散文的萌芽》、朱熹《孟子集注》、焦循《孟子正义》、杨伯峻《孟子译注》、郭象《庄子集注》、宋效永《庄子与中国文学》、王先谦《荀子集解》、朱骏声《荀子校评》、梁启雄《荀子简释》、王先慎《韩非子集解》、陈奇猷《韩非子集释》、孙治让《墨子间诂》、谭家健《墨子研究》  

  第六章 屈原和楚辞(8课时)  

  一. 楚人、楚国与楚文化  

  二. 楚辞文体的来源、名称和结集  

  三. 屈原的时代和生平  

  四. 屈原的作品  

  1、《离骚》:屈原的代表作品,卓绝古今的宏伟壮丽的政治抒情诗。全诗372句,2400多字。  

  “离骚”二字的解释  

  《离骚》的写作年代  

  《离骚》的思想内容  

  《离骚》的艺术特色与艺术成就  

  2、《九歌》:共包括十一篇  

  五.屈原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重点:《离骚》、《湘君》、《湘夫人》  

  思考题:1、试释“离骚”  

  2、试析“楚辞”与“颂”诗之关系  

  参考书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王逸《楚辞章句》、洪兴祖《楚辞补注》、汪瑗《楚辞集解》、林云铭《楚辞灯》、蒋骥《山带阁注楚辞》、郭沫若《屈原研究》、游国恩《楚辞论文集》  

  第二编 秦汉文学  

  绪 论  

  第一节 汉代作家群体的生成  

  汉代社会为作家群体的持续生成提供了适宜的气候和土壤,汉代文人可以以献赋、通经等方式求得通达。同时诸候王和贵族喜招致文士,而乐府等文化机构的设立,为作家群体的稳定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第二节 汉代文学的基本态势  

  汉代文学呈现出多元的发展趋势。和汉代文学所走的批判——赞颂——批判的发展道路相一致,汉代文人的地位也经历了一个从独立到依附,再到独立的演变过程。汉代文学的民间创作和文人创作都呈兴旺景象。  

  第三节 汉代文学与经学的双向互动  

  两汉是经学昌明的时代。汉代文学和经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二者互相影响,彼此渗透,双向互动,呈现出许多相似的特征。  

  第四节 汉代文学样式的嬗革及分期  

  汉代文学样式有汉赋、乐府诗(汉代出现了五言诗)、历史散文、政治散文等。汉代文学的发展,大体可划分为四个时期。  

  第一章 秦及西汉散文  

  第一节 《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是秦相吕不韦招集门客所编而成的一本杂家著作。《吕氏春秋》有严密的体系。《吕氏春秋》创作了丰富多彩的寓言。  

  第二节 李斯的散文  

  李斯的《谏逐客书》文采华美。李斯的一些刻石文都写得气魄雄伟,文字典雅,以浑朴为体,各篇铭文又各具特色。  

  作品讲析  

  李斯《谏逐客书》  

  1、背景与中心思想。  

  2、艺术分析。严谨的结构;构思的巧妙;对照的手法;奔迸的气势。  

  专题讨论题:《谏逐客书》对《战国策》文风的继承。  

  第三节 贾谊的政论文  

  贾谊是汉初最重要的思想家和作家。他的政论散文的代表作《过秦论》是汉初散文的典范之作。他的疏牍文层次清晰,论述透辟,态度诚恳朴实又情感真挚。晁错也是汉初的政论家。  

  作品讲析  

  简析贾谊的《过秦论》(上)  

  思考题:  

  1、汉代政论散文和先秦政论散文有何不同之处?  

  2、贾谊《过秦论》(上)的艺术性。  

  第四节 《淮南子》及其他散文  

  《淮南子》是淮南王刘安招致门客所编。西汉散文中文学成就比较突出的还有董仲舒、刘向的策对叙录。西汉散文以政论为主,成就也最高。  

  第二章 司马相如与西汉辞赋  

  第一节 从贾谊赋到枚乘《七发》  

  汉初出现了贾谊的《吊屈原赋》。枚乘是梁园文学群体的杰出代表,其代表作《七发》标志着汉赋体制的正式确立。  

  第二节 司马相如时代的赋家  

  汉武帝时文坛上出现盛况,东方朔的《答客难》、枚皋的赋作都曾独步一时,司马相如雄踞于西汉文坛,创作出具有典范意义的汉赋。  

  第三节 《子虚赋》和《上林赋》  

  《子虚赋》和《上林赋》是司马相如的代表作,也是汉赋中具有开拓意义和典范作用的成果。  

  第四节 西汉其他赋家的创作  

  西汉其他赋家的创作主要有王褒的《洞箫赋》等。扬雄是学者而兼赋家的代表。扬雄创作的赋以《甘泉赋》、《河东赋》、《羽猎赋》、《长扬赋》四篇赋最著名。  

  作品讲析  

  重点介绍司马相如的《子虚赋》。  

  第三章 司马迁与《史记》  

  第一节 司马迁与《史记》的成书  

  司马迁生长于史官家庭,后又转益多师,他青年时又有漫游经历,为继承父亲的遗志而写《史记》,遭李陵祸受宫刑,隐忍含垢,终于完成了《史记》的写作。  

  第二节 《史记》的叙事艺术  

  司马迁创立了纪传体的通史,其《史记》一书有严密的体例。《史记》一书最有文学价值的是人物传记。《史记》的叙事艺术达到了很高的成就。  

  第三节 《史记》的人物刻画  

  司马迁按惯例为帝王将相立传的同时,也把许多下层人物写入书中,使得《史记》所收人物非常广泛,并且都刻画得栩栩如生。司马迁全面把握和充分展示自己笔下的人物形象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第四节 《史记》的风格特征  

  《史记》人物传记既有宏廓画面,又有深遂的意蕴,形成了雄深雅健的风格。《史记》还有着浓郁的悲剧气氛和强烈的传奇色彩。  

  第五节 《史记》的地位和影响  

  《史记》是我国纪传体史学的奠基之作,同时也是我国传记文学的开端。《史记》的人文精神、叙事、写人艺术,对后代产生了深远影响。  

  作品讲析  

  司马迁《报任安书》  

  1、珍贵的史料价值。研究司马迁的第一手资料。  

  2、自传体散文的代表作。  

  3、重要的文学成就。  

  司马迁《项羽本纪》  

  1、史学价值。  

  2、文学价值。历史与文学的交汇——结构分析;单一与丰富的统一——人物分析;叙述与描写的结合——艺术分析。  

  选读《陈涉世家》、《廉颇蔺相如列传》、《李将军列传》、《魏公子列传》、《刺客列传》、《魏其武安候列传》等作品。  

  专题讨论题:(1)联系《高祖本纪》谈谈《史记》的互见法。(2)史传文学的人物塑造。  

  思考题:  

  1、在司马迁一生中,主要有哪些事件与他的《史记》创作有密切的关系?  

  2、举例说明《史记》表现了怎样的进步倾向?  

  3、举例说明《史记》传记文学的地位和影响。  

  4、简述《史记》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5、评述项羽其人,谈谈司马迁在《项羽本纪》中是如何塑造项羽形象的?  

  第四章 两汉乐府诗  

  第一节 乐府和乐府诗  

  乐府是西汉的音乐管理机关。乐府的职能在汉武帝时进一步强化,它除了组织文人创作朝廷所用的歌诗外,还广泛搜集各地歌谣。宋郭茂倩编《乐府诗集》把汉至唐的乐府诗收集在一起,共分为十二类。  

  第二节 丰富多彩的艺术画面  

  两汉乐府诗反映的社会面十分广阔,内容十分丰富。诗篇对苦与乐的深刻揭示,对爱与恨的坦率表白,对乐生恶死愿望的充分展现,展示了丰富多采的艺术画面。  

  第三节 娴熟巧妙的叙事手法  

  两汉乐府诗成就最大的是叙事诗,它标志着中国古代叙事诗的成熟。乐府诗善于选取富有诗意的生活镜头,叙事情节完整曲折,人物形象各具特色。寓言诗的创作也是汉乐府的一个特点。  

  第四节 异曲新声与诗体演变  

  两汉乐府诗对中国古代诗歌样式的嬗革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实现了由四言诗向杂诗和五言诗的过渡。  

  作品讲析  

  重点分析《战城南》、《陌上桑》和《焦仲卿妻》。  

  阅读篇目:《上邪》、《有所思》、《妇病行》、《孤儿行》、《东门行》、《江南》、《羽林郎》、《垓下歌》、《大风歌》、《四愁诗》、《行行重行行》、《涉江采芙蓉》、《迢迢牵牛星》、《庭中有奇树》《十五从军征》、《平陵东》、《妇病行》、《古歌》、《悲歌》、《上山采蘼芜》等。  

  《汉乐府·战城南》  

  1、解题。鼓吹曲辞《饶歌》;《战城南》主题。  

  2、艺术分析。完整缜密的结构;苍凉悲壮的气氛;想象衬托的手法;怨而不怒的风格。  

  专题讨论题:(1)分析“水深激激,蒲苇冥冥;枭骑战斗死,驽马徘徊鸣”。(2)以此诗为例谈乐府诗的气氛渲染。(3)阅读杜甫的《悲陈陶》,试说明此诗对杜诗的影响。  

  《汉乐府·陌上桑》  

  1、关于罗敷形象的争论。  

  2、罗敷形象的创造。正面烘托;侧面渲染;以对话展示人物性格;以自白显现罗敷智慧。  

  专题讨论题:(1)试分析人物形象塑造中的侧面渲染手法。(2)虚者实之、实者虚之的形象塑造方法  

  《汉乐府·焦仲卿妻》  

  1、解题。诗歌的来源;乐府诗的几种不同内容。  

  2、诗歌分析。结构:矛盾的产生、发展、高潮和结局;主题:反封建礼教说、反封建家长说、歌颂爱情说、婆媳矛盾说;人物:刘兰芝、焦仲卿、焦母分析;语言:民歌的修辞手法——赋比兴的扩展。  

  专题讨论题:(1)长篇叙事诗的叙事艺术与魏晋小说的关系。(2)长篇叙事诗的结构艺术。  

  思考题:  

  1、简述这一时期的社会和文学概况。  

  2、简述乐府是怎样由一个官署名称变为诗体名称的。  

  3、举例说明汉代乐府民歌是如何广泛、深刻地反映了汉代社会现实的。  

  4、汉代乐府民歌对后世文学有什么巨大影响?  

  5、《东门行》反映了什么样的思想内容?  

  6、《陌上桑》反映了什么样的思想内容?它有何艺术特色?  

  7、分析罗敷的形象。  

  8、《孔雀东南飞》取得了怎样的思想、艺术成就?  

  9、比较分析刘兰芝和焦仲卿的形象。  

  10、背诵《东门行》、《陌上桑》、《十五从军征》、《上邪》、《有所思》、《孔雀东南飞》(从开头到“二情同依依”)。  

  第五章 东汉辞赋  

  第一节 京都赋的崛起  

  班固的《两都赋》开创了京都赋的范例,张衡的《二京赋》以规模宏大被称为京都赋之极轨。  

  第二节 抒情赋的勃兴  

  东汉抒情赋主要有纪行赋和述志赋两类。纪行赋的代表作有班彪的《北征赋》、班昭的《东征赋》和蔡邕的《述行赋》。述志赋的代表作有张衡的《归田赋》和赵壹的《刺世嫉邪赋》。  

  作品讲析  

  赵壹《刺世嫉邪赋》  

  1、赋体的转变  

  2、艺术特征  

  3、比较说明汉代大赋和抒情小赋有何不同之处。  

  第六章 《汉书》及东汉散文  

  第一节 《汉书》  

  班固编撰的《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在叙事写人方面取得很大成就,它是继《史记》以后出现的又一部史传文学典范之作,《汉书》有精细的笔法,有自己固定的叙事规则,以谨严取胜,从而形成和《史记》迥然有别的风格。  

  作品讲析  

  《苏武传》  

  1、苏武、李陵的形象分析。  

  2、描写人物的艺术。  

  3、与《史记》描写人物艺术手法的异同。  

  选读《李夫人传》、《霍光传》。  

  思考题  

  1、简述《汉书》写作过程。  

  2、《汉书》体制怎样?它在艺术上有何特色?  

  3、分析《苏武传》思想性、艺术性。  

  第二节 《吴越春秋》  

  赵晔编撰的《吴越春秋》在体例上兼有编年体和纪传体史书的特点,是历史演义的雏形。《吴越春秋》和东汉另一部历史散文《越绝书》都以吴越争霸为主要线索,有鲜明的吴越文化的特点。  

  第三节 《论衡》和《潜夫论》  

  在东汉的政论散文中,王充的《论衡》从内容到表述方式都别具一格,王符的《潜夫论》也是一部愤民嫉俗之作。王充、王符、仲长统并称东汉政论散文三大家。  

  第七章 东汉文人诗  

  第一节 班固、张衡、秦嘉的诗  

  班固的《咏史》是现存东汉文人最早的五言诗。张衡是在班固之后继续创作五、七言诗的著名文人,并取得重要成就。秦嘉的《赠妇诗》三首,是东汉文人五言诗成熟的标志。  

  第二节 郦炎、赵壹、蔡邕的五言诗  

  郦炎的五言体《见志诗》二首,抒发怀才不遇的感慨。赵壹的《疾邪诗》也是五言体。蔡邕也写过五言体《翠鸟诗》。上述五言诗都作于灵帝时期,具有典型的乱世文学的特征。  

  第三节 《古诗十九首》  

  无名氏的《古诗十九首》所表现的游子思妇各种复杂的思想情感在古代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意义。同时,这些作品还透彻地揭示出许多人生哲理,艺术水平是“五言之冠冕”,对后代文学影响极大。  

  作品讲析  

  重点分析《行行重行行》、《西北有高楼》、《冉冉孤生竹》和《迢迢牵牛星》。  

  略读辛延年的《羽林郎》。  

  《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  

  1、主题:知音难遇的主题与汉末中下层文人的心态。  

  2、艺术:悬想寓情的手法;直率自然的美质;句平意远的韵味。  

  专题讨论题:《西北有高楼》浅近自然与耐人寻味的语言艺术。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1、解题。《迢迢牵牛星》与牛郎织女的传说。  

  2、艺术。拟人:化景物为情思;写人:化清冷为妩媚;结构:化双起为单承;叠字:化叙述为描摹。  

  专题讨论题:情景交融的艺术。  

  思考题:  

  1、简要说明五言诗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2、简述《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色和它在我国五言诗史中的地位。  

  3、试述《行行重行行》、《庭中有奇树》、《冉冉孤生竹》和《迢迢牵牛星》各有何艺术特色?并背诵这四首诗。  

  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  

  绪论  

  第一节 文学的自觉与文学批评的兴盛  

  文学的自觉有三个标志。汉末以后人物的品评直接影响到了文艺批评。刘勰的《文心雕龙》标志着中国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建立了完整的体系。新的文学思潮是努力将文学从学术中区分出来。  

  第二节 动乱中文人的命运与文人的风尚  

  魏晋南北朝文学是典型的乱世文学。乱世文人多遭杀戮,使文学创作很自然地形成一些共同的主题,这就是生死主题、游仙主题、隐逸主题。这些主题往往以药和酒为酵母引发开来。  

  第三节 门阀制度与门阀观念下的文学创作  

  魏晋南北朝的门阀制度使寒士的不平大量地反映在文学创作中,此时文学家族大量出现。重视门第的风气在文学作品中还表现为对宗族关系和伦理观念的强调。  

  第四节 玄学对文学的渗透  

  魏晋的玄学对文学和艺术有直接的影响。魏晋风流可以说是追求艺术化的人生。魏晋风流与文学有密切的关系。玄言诗转向山水诗。  

  第五节 佛教与佛经翻译对文学的影响  

  佛教的传入与佛经的大量翻译为南北朝文学营造了一种新的文化氛围和文化土壤。佛学对文学的影响非常深刻,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第六节 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发展历程  

  魏晋南北朝文学始于建安文学,之后是正始文学、两晋文学、南北朝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魏晋南北朝是一个酝酿着新变的时期。  

  第一章 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  

  第一节 曹操与曹丕  

  曹操采用乐府古题写时事,他的诗继承汉乐府的传统,既反映现实,又有很深的感慨,语言古朴率真。曹操是建安文坛的领袖。曹丕的诗主要分为三类。曹丕的《燕歌行》是我国现存第一首成熟的七言诗,曹丕的诗“有文士气”。  

  作品讲析  

  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  

  1、组诗的主题。  

  2、艺术分析。分与合——抒情主体;显与隐——抒情方式;因与革——抒情手法。  

  专题讨论题:“复调”的抒情主体  

  曹操《步出夏门行·东临碣石》  

  1、组诗的内容。  

  2、艺术分析。单视点的结构——乐府诗的结构方式;质朴的描述——对汉乐府诗风的继承;飞动与壮阔——诗人自我的精神境界。  

  专题讨论题:(1)诗人自我境界的显现。(2)以《短歌行》、《步出夏门行》为例简析曹操“气韵沉雄”的特点。  

  曹丕《燕歌行》  

  1、解题。《燕歌行》与“秋风”、“别日”二曲的关系。  

  2、内容与层次。  

  3、艺术分析。秋风萧瑟——写景;泪下沾衣——抒情;短歌微吟——节奏。  

  专题讨论题:(1)曹丕诗歌的“文士气”。(2)比较曹丕与曹操诗歌风格。  

  第二节 曹植  

  曹植的创作分为前后两期,曹植的诗能兼有父兄之长,达到风骨与文采的完美结合。曹植五言诗对后世诗坛影响很大。  

  作品讲析  

  曹植《白马篇》  

  1、解题。  

  2、层次与内容。  

  3、艺术分析。奇警的形象;飞动的气势;铺陈的手法。  

  专题讨论题:《白马篇》与曹植早期诗歌的风格。  

  曹植《赠白马王彪》  

  1、解题。  

  2、层次与内容分析。  

  3、艺术分析。奔迸中的迂回;深远的意境;语言的华美。  

  专题讨论题:(1)《赠白马王彪》与曹植晚期诗风的变化。(2)比较《白马篇》与《赠白马王彪》风格的不同点。  

  曹植《洛神赋》  

  1、赋的创作时间。  

  2、凄艳的爱情传说。  

  3、赋的内容与主题。  

  4、赋的表现艺术。鲜明生动的形象;刻画细腻的情感;华美绮丽的语言;铺张渲染的描写。  

  5、与《高唐赋》、《神女赋》艺术的简要比较。  

  专题讨论题:《洛神赋》对《高唐赋》、《神女赋》艺术的继承与发展。  

  第三节 王粲、刘桢及蔡琰  

  王粲是建安七子中成就最高的一位,代表作是《七哀诗》。刘桢的诗纯以气势取胜,有着俊逸而奇丽的风格。蔡琰的代表作是《悲愤诗》。  

  作品讲析  

  王粲《七哀诗·西京乱无象》  

  1、诗产生的背景。  

  2、诗歌内容与层次。  

  3、诗歌的艺术。以叙事为线索,以抒情为主旨,情与景交融布局自然。  

  专题讨论题:“诗史”的价值。  

  王粲《登楼赋》  

  1、创作背景  

  2、作品艺术特点  

  3、建安辞赋的整体特征  

  第四节 建安诗歌的时代特征  

  政治理想的高扬,对人生短暂的哀叹,强烈的个性表现,浓郁的悲剧色彩,是建安诗歌的时代特征,也即“建安风骨”的内涵。  

  阅读篇目:  

  《蒿里行》、《步出夏门行》(龟虽寿)、《短歌行》、《让县自明本志令》、《名都篇》、《公宴诗》、《野田黄雀行》、《与杨德祖书》、《洛神赋》、《论盛孝章书》、《饮马长城窟行》、《悲愤诗》、《出师表》  

  第五节 阮籍、嵇康与正始诗歌  

  正始诗歌有着其独特的艺术风貌。阮籍的《咏怀诗》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政治抒情组诗的先河。嵇康的诗以四言成就较高。  

  作品讲析  

  阮籍《咏怀诗·夜中不能寐》  

  1、《咏怀诗》生成的原因。  

  2、《咏怀诗》的基本内容。  

  3、“夜中不能寐”的思想与艺术串讲分析。  

  专题讨论题:“夜中不能寐”抒情的基本特点。  

  思考题  

  1、简述这一时期的社会和文学概况。  

  2、建安文学有哪些特点?建安文学兴盛的原因是什么?  

  3、曹操在诗中如何反映了汉末社会现实?他的《观苍海》、《龟虽寿》、《短歌行》中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这三首诗各有何艺术特色?  

  4、曹丕的《燕歌行》在文学史上有何地位?  

  5、曹植的诗在艺术上有何特色, 曹植一生的诗歌创作前期和后期内容和风格上有何不同?《白马篇》和《野田黄雀行》各自反映了曹植什么样的思想?它在艺术上各有何特色?  

  6、试述“三曹”诗歌风各有何差异?  

  7、“建安七子”是指哪些作家?他们的诗主要有哪些方面内容?  

  8、王粲的《七哀》、陈琳的《饮马长城窟行》和蔡琰的《悲愤诗》各有怎样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性?  

  9、背诵曹操的《观苍海》、《龟虽寿》、《短歌行》、曹植的《白马篇》、《野田黄雀行》。  

  10、简述阮籍《咏怀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  

  11、以《与山巨源绝交书》为例说明嵇康散文的特色。  

  第二章 两晋诗坛  

  第一节 陆机、潘岳与太康诗风  

  陆机、潘岳是西晋诗坛的代表。西晋诗人在政治旋涡中浮沉。西晋诗人喜欢逞才,拟古成为一时之风。太康诗风“繁缛”的特征表现为追求华丽辞藻、描写繁复详尽及大量运用排偶。  

  第二节 左思与刘琨  

  左思的《咏史》诗表现了寒士的不平与抗争,开创了咏史诗借咏史以咏怀的新路。刘琨诗感情深厚,风格雄峻,亦与建安风骨一脉相承。  

  作品讲析  

  左思《咏史·郁郁涧底松》  

  1、解题。  

  2、层次与内容。  

  3、对比的艺术。比兴中的对比;抒情中的对比;引史中的对比。  

  第三节 郭璞的游仙诗  

  游仙诗主旨是“悲时俗之迫厄兮,将轻举而远游”。郭璞以游仙与失意之悲,与左思借咏史抒牢骚不平,有异曲同工之妙。  

  第四节 王羲之与兰亭唱和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使兰亭之会在后世享有盛名。兰亭诗的艺术水平不高,但预示了山水诗的兴起。兰亭雅集对中国文人生活情趣有重大影响。  

  第五节 孙绰、许询与玄言诗  

  东晋玄言诗的代表人物是孙绰和许询。玄言诗一方面是魏晋玄学及清淡之风兴盛的结果,另一方面也与东晋政局及由此而形成的士人心态有关。  

  阅读篇目:  

  《咏怀》(独坐空堂上、驾言发魏都、洪生资制度)、《与山巨源绝交书》、《悼亡》(荏苒冬春谢)、《赴洛道中作》、《演连珠》、《咏史》(弱冠弄柔翰)(郁郁涧底松),《重赠卢谌》、《游仙诗》(京华游侠窟)、《兰亭集序》  

  第三章 陶渊明  

  第一节 陶渊明的人生道路与思想性格  

  辞彭泽令,是陶渊明一生前后两期的分界线。安贫乐道与崇尚自然,是陶渊明人生的两大支柱。陶渊明是魏晋风流的一位代表。  

  第二节 陶渊明的田园诗及其他  

  陶渊明诗歌主要可以分为五类:田园诗、咏怀诗、咏史诗、行役诗、赠答诗。其中田园诗是他为中国文学增添的一种新题材。陶渊明的田园诗对后代影响很大。  

  第三节 陶诗艺术及其渊源  

  自然是陶渊明诗歌的总体艺术特点。陶诗的一大特点是将日常生活诗化。情、景、事、理的浑融和平淡中见警策、朴素中见绮丽是陶诗的艺术特色。  

  第四节 陶渊明的散文与辞赋  

  《五柳先生传》给陶渊明自己留下了一篇神情毕现的传记,《归去来兮辞》是一篇脱离仕途回归田园的宣言。《桃花源记》描写了一个美好的世外仙界。  

  第五节 陶渊明的典型意义  

  陶渊明的文学价值被后人发现。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而归隐成了中国士大夫精神上的一个归宿。  

  作品讲析  

  陶渊明《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饮酒·结庐在人境》《杂诗·忆我少壮时》  

  陶诗艺术风格。第一,自然——取景、写心、写意;第二,平淡——情淡、语淡、结构淡;第三,玄远——质而绮、癯而腴;第四,浑融——画面浑融、情景交融、理境统一。  

  专题讨论题:陶诗情、景、理的统一。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1、关于“序言”。  

  2、结构与层次。  

  3、情感的挣扎与超越。  

  4、议论、叙事与抒情、哲理的交融。  

  专题讨论题:(1)情感的挣扎与超越。(2)简析赋所表达情感的深微特点。  

  阅读篇目:  

  《和郭主簿》(二首)《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读山海经》(精卫衔微木)、《桃花源诗并记》、《移居》二首(其一、其二)、《乞食》、《咏荆轲》。  

  思考题:  

  1、简述陶渊明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2、简述陶渊明诗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3、分析《田园田居》(其一)、《饮洒》(其五)并背诵之。  

  第四章 南北朝民歌  

  第一节 南朝民歌与吴、楚风情  

  南朝民歌主要有吴歌和西曲两类。现存南朝民歌内容比较狭窄,绝大多数是情歌,其形式特点是体制小巧,大多为五言四句,语言清新自然。《西洲曲》是南朝民歌中艺术性最高的一篇。  

  作品讲析  

  《西洲曲》  

  1、解题。  

  2、讲析  

  第二节 北朝民歌与北朝各民族的风习  

  北朝民歌的数量不多,但内容却广泛地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长篇叙事诗《木兰诗》是其最杰出的作品。  

  作品讲析  

  《敕勒歌》  

  1、解题。  

  2、讲析。  

  3、从《西洲曲》与《敕勒歌》看南北朝民歌的不同点。选取生活不同;表达方式不同;语言风格不同;整体情韵不同。  

  专题讨论题:从《西洲曲》与《敕勒歌》看南北朝民歌的不同点。  

  《木兰诗》  

  选读:南朝《闻欢变歌》、《子夜歌》、《子夜四时歌》、《丁督护歌》、《读曲歌》、《那呵滩》  

  北朝《企喻歌》(“男儿可怜早”)、《隔谷歌》(之一、之二)、《雀劳利歌辞》、《幽州马客吟歌辞》、《企喻歌》(“男儿欲作健”)、《李波小妹歌》、《地驱乐歌辞》(“驱羊入谷”)、《折杨柳歌辞》(“腹中愁不乐”、“健儿须快马”)、《敕勒歌》  

  思考题:  

  1.南朝乐府民歌的内容怎样?什么原因造成了南朝乐府民歌内容单一化?其艺术上有何特点?  

  2.北朝乐府民歌的内容怎样?其艺术上有何特色?它在风格上和南朝乐府民歌有何不同?  

  3.简述南北朝乐府民歌对后世的影响?  

  第五章 谢灵运、鲍照与诗风的转变  

  第一节 谢灵运所开启的新风与山水诗的兴盛  

  山水诗与魏晋隐逸之风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谢灵运开始大力创作山水诗,其主要特点是鲜丽清新。从陶渊明到谢灵运,诗歌艺术的转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从写意到摹象,从启示性到写实性。  

  作品讲析  

  谢灵运《登池上楼》  

  1、解题。  

  2、层次与内容。  

  3、艺术分析。挣扎沉沦——诗的情感;谢家春草——诗的警句;精雕细刻——诗的技巧。  

  专题讨论题:(1)谢灵运山水诗对诗歌意境的开拓。(2)比较陶诗与谢诗风格的异同。  

  第二节 鲍照及其创新  

  鲍照的诗内容主要表现其建功立业的愿望和抒发寒门之士备受压抑的痛苦,鲍照诗歌俊逸豪放,奇矫凌厉。鲍照创造了七言体为主的歌行体。  

  作品讲析  

  鲍照《拟行路难·对案不能食》  

  1、解题。  

  2、“对案不能食”的讲析。  

  3、鲍照与七言歌行体。  

  专题讨论题:(1)鲍照对乐府的吸收与改造。(2)比较左思与鲍照诗风的异同。  

  第六章 永明体与齐梁诗坛  

  第一节 沈约、谢朓与永明体  

  永明体诗人中,沈约诗有“清怨”的风格特征。永明体代表诗人谢朓,其最突出的贡献,是对山水诗的发展和对新体诗的探索。另外何逊和阴铿的诗也较有成就。“永明体”的产生,使中国古典诗歌在完善艺术形式美的进程中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为后来律诗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作品讲析  

  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1、解题。  

  2、层次与内容。  

  3、艺术分析。发端结响;写景层次丰富而又和谐完美;凄婉的情感。  

  4、谢朓对山水诗的发展和对新体诗的探索。  

  专题讨论题:比较大谢与小谢山水诗抒情艺术的不同。  

  第二节 齐梁诗人集团  

  刘宋王朝时,以门阀家族为中心的文学集团,逐步向以宫廷和诸王为中心的文学集团转变。齐梁之时,以宫廷为中心的诗人集团主要有三个:南齐竟陵王萧子良文学集团,梁氏萧衍、萧统文学集团,萧纲文学集团。  

  第三节 从市井到宫廷  

  南朝民歌从市井进入宫廷。宫体诗主要是以宫廷生活为描写对象,具体的题材不外乎咏物与描写女性。宫体诗对后来律诗的形成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第七章 庾信与南朝文风的北渐  

  第一节 北朝文化与文学  

  北魏孝文帝改革之后,北朝文坛出现了复苏。西魏、北周文坛接受南朝文学的影响,庾信和王褒是由南入北的著名文士。  

  第二节 南北文风的交融  

  南北政权对峙,南北文化的交融仍然是广泛而深刻的。南北文风交融的途径主要有两条:本国才俊之士充任使臣进行南北通好;因种种情况一些人才羁留或投奔他国而带来了新的文化。  

  第三节 庾信文章老更成  

  庾信在南朝度过前期生活,42岁出使西魏并从此流寓北方是其后期生活。在北朝,他的“乡关之思”发为哀怨之辞,蕴含丰富的思想内容,笔调劲健苍凉,艺术上也更为成熟。  

  作品讲析  

  庾信《寄王琳》  

  1、解题。  

  2、小诗韵味分析。前两句两种对举的运用;后两句神态时间的错位。  

  专题讨论题:联系小谢的《玉阶怨》说明南北朝小诗的韵味。  

  第八章 魏晋南北朝的辞赋、骈文与散文  

  第一节 别开生面的魏晋文坛  

  建安文章注重“气质”,情辞相称。曹操的教令饶有通脱之风。从总的趋势看,建安之文有从辞清志显到藻饰渐繁的过程。魏晋之际的辞赋创作显示出抒情化、小品化的特色。魏晋时期论辩文出现高潮。  

  第二节 南朝美文的衍化  

  南朝文坛沿着魏晋以来的文章追新逐丽的趋向继续发展,并带有阶段性特点。“元嘉三大家”是谢灵运、颜延之和鲍照。他们的文才技巧高妙,冠绝一世。齐梁时期,文学的“新变”意识更加突出。诗体赋是对赋的抒情化或诗化的进一步尝试。写景文成就也引人注目。  

  第三节《水经注》与《洛阳伽蓝记》  

  郦道元的《水经注》清朗疏朴的文风,对唐以后古文家的游记文影响极大。杨衒之的《洛阳伽蓝记》也是南朝文坛上的旷世杰作。  

  作品讲析  

  江淹《别赋》  

  1、《别赋》与《恨赋》。  

  2、《别赋》内容与层次解析。  

  3、《别赋》的艺术。选材的典型;情感的凄苦;语言的浓艳。  

  专题讨论题:《别赋》与南朝赋风的变化。  

  阅读篇目:  

  《芜城赋》、《月赋》、《北山移文》、《别赋》、《答谢中书书》、《与陈伯之书》、《与宋元思书》  

  第九章 魏晋南北朝小说  

  第一节 小说的起源与魏晋南北朝小说的兴盛  

  小说是从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史传中发展而来,魏晋南北朝小说兴盛起来。  

  第二节 志怪与志人  

  魏晋南北朝小说可以分为志怪小说和志人小说两类。志怪小说按内容可分为三类:地理博物,鬼神怪异,佛法灵异。志人小说按内容也可分为三类:笑话,野史,逸闻佚事。  

  第三节 《世说新语》  

  刘义庆编撰的《世说新语》主要是记录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虚清淡,是研究魏晋风流的极好史料。  

  作品讲析  

  《搜神记·三王墓》  

  1、“三王墓”的与主题。  

  2、楚王形象的深层意义;赤形象的深层意义;“干将”故事的原型意义。  

  《世说新语·过江诸人》  

  1、 故事产生背景。  

  2、“复巢完卵”的士人心态;魏晋风度的潜在变化。  

  专题讨论题:以上述故事为例比较《搜神记》与《世说新语》形象塑造的不同。  

  思考题:  

  1.魏晋南北朝时期有哪些志怪小说和轶事小说?产生这些小说的社会基础是什么?  

  2.简述这一时期小说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本课程教学方式要求教师课堂讲授,考试方式以闭卷考试为主,并辅之以平时作业和课堂考查。考试命题范围不能超过大纲要求,试题的知识能力层次和难易程度安排要合理。  

  第四编 隋唐五代文学  

  第五编 宋代文学  

  第六编 元代文学  

  第七编 明代文学  

  第八编 清代文学  

  ※教时安排  

  本课程根据学校的教学日历,约安排授课216学时左右。本课程共分为四个学期讲授,每学期在54学时之间。  

  第一段:先秦文学 共54学时;  

  第二段:汉魏六朝文学 共54学时;  

  第三段:唐宋文学 共54学时;  

  第四段:元明清文学 共54学时。  

上一条:《表导演基础》课程项目“课本剧”受邀进小学校园
下一条:【校级精品课程】外国文学

关闭

©2024 版权所有:beat365官方登录入口 - 365游戏娱乐平台
网站:gzdhslsy.com   邮编:461000
地址:许昌市八一路88号beat365官方登录入口文科综合楼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Baidu
sogou